——湘大学子行走韶山灌区接受水情教育
近日,菠菜广告投放平台赴韶山灌区发展成就观察团前往韶山灌区接受水情教育,以灌区建设发展历程解码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深刻感悟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建设人水和谐发展美丽灌区的奋斗过程,真切理解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以及党和国家加强水生态建设的方针大略,加强青年大学生的水情教育、生态文明教育。
(调研团于水渠之上的合影)
“天干三日田开坼,大雨一夜成汪洋”。通过参观陈列馆,调研团了解到,湘乡、湘潭和宁乡的三角地带多为丘陵,饱受干旱与洪涝之苦,而湘江流域扩种双季稻,需水与供水的矛盾日渐突出。为了满足群众迫切的要求,湖南省委、省人委在党的支持下决定修建渠道,将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贯彻始终。
毛泽东主席曾言:“水利是人民的命脉”,湖南省委等共产党人深刻领悟,下定领导人民从根本上解决涟水流域水利问题的决心,将此治理列入《湖南省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个五年计划纲要》。1965年,在华国锋的带领下,数名灌区管理者想在百姓前头、做在百姓前头,深化改革、加强建设,以“五大管理”结硕果,“两型”工程创新高;十万三湘儿女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用扁担挑日月,用石峨筑宏基,仅用10个月时间创造了世界水利建设史上的奇迹。一位老同志在采访中回忆到,1995年冬天修建左干渠梨树塘,是最著名的难段,修建环境非常艰苦,省领导和七千民工一起冒着风雪严寒举锄破土,完美诠释“人民渠道人民建,建好渠道为人民”的豪迈情怀。
(调研团于陈列馆倾听讲解)
韶山灌区干渠五条,总长1186公里,与120余处水库、5.29万口山坪塘连成一体,是一个以灌溉为主,兼具防洪排涝、发电、工矿城镇供水、航运、养殖等功能的大型引水工程。调研团沿渠漫步,可见渠中碧水长流,渠边绿树成荫稻田交互。沿线大型生态农业园区负责人与调研团交流,韶山灌区的建成,彻底改变了因水、旱自然灾害制约湘中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使15余万亩洼地旱涝保收,滋润100余万亩农田,灌溉区灌溉成本仅为非灌溉区的20%-30%,双季稻种植面积由建灌区前不足25%达到目前的95%以上,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真正达到了毛主席的期望“要高产才算”。以共产党人的初心与奋斗孕育出的湘中大地“大粮仓”被人民亲切地称为“幸福渠”。
(位于灌区的标语)
调研团前往韶山灌区工程管理局与有关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负责人表示,韶山灌区正朝着“高效节水型、智慧管理型、特色文化型、综合效益型”的现代化灌区目标,站在在新时代的起点续写新的篇章。文化为魂,产业为基,未来的韶山灌区建设以水利工程和绿色生态为特色的红色主题旅游景区——韶山银河旅游区,充分发挥文旅价值,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延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此外,韶山灌区管理局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落实党中央治水理念,坚持深化改革、两手发力,深化水利重点领域改革,推动水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激发水利改革发展活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达到人与水和谐发展,加强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加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
(通讯员:丁小燕、朱奕琪、唐君玲、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