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首届师昌绪班宣告成立,力图破解“钱学森之问”。
两年后,这个由22人组成的班集体交出第一份答卷:英语四级通过率100%,英语六级通过率72.7%,省、校级创新实验立项率高达90%,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获奖17人次,所获奖学金总额13.95万元,人均超过6000元。荣获2016-2017学年度湘潭大学“十佳班级”荣誉称号。
创新培养,崭露育人成效
师昌绪班以培养我国材料学科领域的科学大师和行业杰出人才为宗旨,摒弃传统灌输式应试教育模式,专设教室,小班授课,实行学术导师制。成立以来,特别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专门开设创新的讲座和报告会,学生从大一开始就进入实验室参与课题研究,自主查阅文献,定期在课题组进行学术汇报,并积极组织参加前沿的学术会议。先进的培养理念和教学模式,让师昌绪班的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效。
师班学子密切关注国内外材料学科前沿动态,人人都有科研课题,截至目前,首届师昌绪班共主持省、校级创新实验项目10项,中央候补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晓平,湘潭大学校长、国家级教学名师周益春,国家“千人计划”学者李正等知名教授亲自担任指导老师,实现了名师“一对一”辅导,班内在投论文3篇,已受理专利1项。
入学以来,师班学子积极参加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高教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工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学科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湖南省大学生数学竞赛、湖南省大学生物理竞赛等学科竞赛,共获得国家级奖项10人次,省级奖项7人次,校级奖项2人次。
英语四级一次性通过率达100%,最高分624分,英语六级通过率72.7%,最高分555分。获得国家奖学金1人次,金桂奖学金1人次,国家励志奖学金5人次,伟人之托千万奖学金16人次,湘潭大学优秀新生奖学金1人次,湘潭大学综合奖学金23人次,奖学金合计金额13.95万元,人均超6000元,获奖率高达90%以上。
情智双优,代言知行合一
师昌绪班以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在不断提升、凝聚学生创新精神的同时亦注重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培养,引导学生情智双优全面发展。班级荣获湘潭大学先进班集体、百佳团支部、爱心班级、孝心班级、团支部工作特色奖。
班主任欧阳晓平十分重视班级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建设,指导制定了班级内部的政治学习制度,笃志培养“根正苗红”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班级22人全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现有预备党员5名,发展对象4名,入党积极分子4名,获评“政治学习优秀班级”。
材料学院原党委副书记钟芳华介绍,师班学子非常热衷参与文明交通督导、无偿献血、迎新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如此,在足球、篮球、演讲、辩论、歌唱、舞蹈、器乐、书法、绘画等一系列文体才艺活动中也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曾获得班级风采大赛三等奖和心理微电影大赛一等奖等奖项。每年,师班学子还会自发组织学习师昌绪先生先进事迹和逝世周年纪念活动。
此外,学习沙龙、半月小结、“birthday surprise”、中秋团会、假日郊游等都成了师昌绪班的例行活动,同学间互帮互助、和睦友好,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强,班级学习气氛浓厚,是学院“晨读晨练优秀班级”,师昌绪班以点带面,全院各班级竞相追赶,“学先进”现象蔚然成风。
首届师班学子共获得湘潭大学三好学生标兵1人次,三好学生10人次,优秀学生干部9人次,优秀共青团干部4人次,优秀共青团员10人次,志愿服务先进个人4人次。5人曾担任院团委学生会部长、4人担任新生辅导员、1人担任足球队队长、1人担任辩论队队长。师班学子个个成为知行合一的代言人,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引领者。
矢志不渝,永攀科学高峰
师昌绪班以师昌绪老先生的科学精神、高尚情操和学术成就为楷模。恰同学少年,扬青春航帆。师班学子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刘炫伶说:“我会永远记得师昌绪夫人郭蕴仪先生对我们的训导:做研究,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国为民做出杰出的贡献。”
“师老还告诉我们,在从事科研的道路上我们要做到:不嫉恨,不攀比,要少想人事,多做实事,要在科研的道路上坚持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张振羽说。薄振兴也说:“作为师昌绪班的学生,我们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师老的爱国情怀,追随师老的学术脚步,永攀科技高峰,争取成为像师老一样的国家栋梁。”
“心怀远虑、天下为先”是师昌绪班的班训,也是他们的铮铮誓言。他们立志高远、脚踏实地、刻苦学习,为实现师老“别人不能做,中国人却能做”的强国之梦不断奋斗,在科学事业的高峰上不断攀登。
为什么建立师昌绪班?周益春校长谈到,“我们都知道师昌绪先生是我们国家伟大的科学家,最大的伟大在于他为国家服务,把一切都献给了国家,为维护我们国家的材料学科,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和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科学家伟大的贡献,为了把这种精神传递给我们的学生,我们办师昌绪班是最好的事,最好的体现。”
“上下一心、矢志不渝”是湘潭大学材料学院师生在传承和发扬师老忠于国家、热爱人民、献身科学事业的精神,为开创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现代大学建设新局面不懈努力的真实写照。
师昌绪班本着“严入口、小规模、重特色、高水平”的原则,已连续招收三届学生,历经几年的尝试和探索,人才培养体系日趋完善和成熟,2016级、2017级师昌绪班发展势态良好,又必将成为新的“模范之师”。
(文/尹建树)